济南商河:赋力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结硕果
大众日报记者 王健
2023-04-20 22:37:4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农,天下之大业也。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近年来,济南市商河县牢牢抓实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不断凝聚追逐梦想的奋进力量,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华彩乐章。
突出党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
“我们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电商+农户’的运营模式,党支部提供大棚基础设施保障,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技术指导,农户自由承包、经营。园区统一种植生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等,实现合作共赢。”许商街道盛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合作社按照“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销售订单化”的要求,优化基础配套,做到高标准布局、高水平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鲜切花产业特色化发展。同时,大力推动鲜切花产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教育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将鲜切花产业变成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带领村民向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大步前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近年来,商河县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四方合作模式,发挥了党支部领办的组织优势,调动了龙头企业的专业性和积极性,盘活了农户的分散的资源,既发展了产业,又实现了成果各方共享,积累了“县委领导、街镇党(工)委领航、村党支部领办”的“三领统筹”等工作经验。
同时,着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整县规范化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推行区域化农业生产托管,扎实做好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大力推广“小农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模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创新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3家;全县工商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729家,其中示范性家庭农场253家;录入山东省新型经营主体名录库系统的合作社示范社199家;全县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达到37个。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45.7万亩,规模化经营率83%。
推进农旅融合,绘就振兴画卷
4月15日,商河县(郑路)第十届珍珠红西瓜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在郑路镇珍珠红西瓜种植基地举行。开幕式串联文艺演出、美景美食、采摘休闲、艺术体验、非遗打卡等特色文旅资源,创新打造行进式概念,全面实现“线下布氛围,线上造声势”的双线传播模式。“现在镇上每年举办的西瓜节,可给俺们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搞旅游采摘能让俺一天的收入翻一番!”路家村瓜农路来聪直播时说。
今年3月份以来,商河连续举办了商河县(怀仁)第八届踏青赏花文化旅游节、商河县(殷巷)第八届踏青赏花文化旅游节等多项文旅活动,瞄准了当下人们对出游的强烈意愿,以乡村文旅活动为抓手,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提振文旅消费和市场信心,推进了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构筑形成完整的文旅体系,辐射带动县域文旅产业发展。
同时,商河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断促进文旅融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打造新时代的“温泉花乡、诗与远方”;成立惠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培育一批经典文化IP;连续六年举办花博会、连续三年举办农博会,全民共享永不落幕花博盛宴;打造省会温泉旅游“网红县”,借力电商经济、直播经济等新模式,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推进农文旅互融共促,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爆点”,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聚力改革创新,积蓄发展动能
“虽然这里刚刚起步,工资可能没有外面的多,但怀着建设家乡的情怀和对四杨庄园发展信心,我相信四杨庄园会真正变成殷巷村的梦想田园!”殷巷镇殷巷村四杨庄园返乡青年才俊刘德强说,就在今年除夕前夕,他和全村老少共同“刮分”了46万元的“新春大红包”。这是四杨庄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首次股东分红,也是殷巷村“三变”改革结出的第一份硕果。
近年来,殷巷村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机,探索实施“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改革方式,成立商河县四杨庄园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4.6万余株果树,全面实行统购统销统一管理,合作社现阶段的“固定”资产达到2478万元。
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当好示范引领,商河县大力推行“一证保三权”政策,已为4430户、12545名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办理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大力推进农金员队伍及农村金融服务点建设,完成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78个,签约农金员78名,布放新型农民自助终端78台。持续做好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评价工作,累计对全县70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信用评价,累计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8.05亿元。全面规范优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县级以上社会化服务组织24家。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通讯员 张鸣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忠运 王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