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济南开出“中润发”!大卖场变成了“小超市”

大众日报记者 孙罗南

2023-07-05 17:54:0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孙罗南

大润发变“小”了。

近期,大润发在济南开出一家“中润发”,这是其在济南开出的第9家门店。

不同于过去大润发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模式,这家大润发小清河店的营业面积仅有2300平方米。

“我们属于中型超市。和大型的超市还不太一样,贴近于生活的蔬菜、水果等生鲜类商品比较多。”大润发小清河店的工作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在实体大卖场面临日益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主打大卖场业态的大润发在谋变。

大润发小清河店的开门纳客,意味着大润发在济南开启了中小型业态的探索,这也是当前大润发布局多业态的一个缩影。拓展中润发、小润发,是近年来大润发明确的发展方向。

就在6月29日,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正式公布了2022/2023年报,披露了其最新布局。

经济导报记者从年报中了解到,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该集团新开一家大卖场及五家中型超市。值得一提的是,高鑫零售已有12家中润发。

经济导报记者查阅上述年报注意到,新财年,高鑫零售的四大策略之一就是多业态,这其中包括中润发的拓展和M会员店的尝试。高鑫零售希望以此创造其“第二增长曲线”。

“转战”中小型超市

不久前,大润发济南小清河店开业。

上述大润发小清河店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我们门店开业半个来月了,是个中型超市,(济南)其他的大润发门店是大型的。我们只有一层,它们是两层甚至三层,我们这边商品相比大型超市也相对少一些,比如,服饰等商品比较少。”

大润发的中型超市也被称为“中润发”,“中润发”的门店经营面积约为3000至5000平方米。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在大润发官网的济南门店列表中,目前大润发在济南已开业9家门店,分别是历下店、历城店、市中店、天桥店、莱芜店、章丘店、省博店、全福店、小清河店。

在业态的选择上,大卖场模式一直是大润发所青睐的。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黄明端曾提到,大润发卖场面积通常在9000平方米,外租户1.2万平方米,再加上停车位等需要四五万平方米。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以2020年开业的济南大润发全福店为例,其卖场面积就达到1.5万平方米。

不过,这样规模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店,如今仅仅是大润发的业态之一,中小型业态的拓展已经成为大润发近年来的发力点。

在上述年报中,高鑫零售提到,报告期内,该集团已有12家中润发,财年内新增5家门店。“中润发定位大润发的低门槛延伸,进一步打磨盈利模型,财年内可比门店毛现金流表现持续向好。未来,本集团将持续投资中润发的全国布局,聚焦优势区域,充分发挥大超供应链优势,快速储备优质点位,助力中长期增长。”高鑫零售称。

除了中型超市,大润发的小店模式近年也受到关注。“小润发”的经营面积约2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

报告期内,高鑫零售有小润发门店84家。新增门店21家,关闭门店40家。高鑫零售称,未来,小润发将充分利用大润发供应链资源,逐步发展成为大润发覆盖周边社区和乡镇的渠道。

高鑫零售还提到,财年内,该集团完成M会员店的组织建设,首店位于扬州,“本集团将持续投资M会员店,通过重建原大卖场,充分发挥大润发‘大’的优势和本集团自有物业的资源,以全新的供应链体系打造差异化商品力,为会员创造价值。”

加速多业态的发展步伐成为大润发的聚焦点之一。

展望未来,高鑫零售称,该集团将继续投资多业态的探索和发展,包括M会员店的打磨,中润发的拓展,小润发的探索,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零售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大卖场为主要业态的零售巨头调整动作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大润发在2020年迎来了一次重大的高管变动,原阿里巴巴副总裁、零售通总经理林小海接任了大润发CEO的职务。阿里巴巴曾在2017年豪掷224亿港元入股了高鑫零售,此后成为其控股股东。高鑫零售也开启了新一轮的探索。

近年来,超市零售业者抵御着电商的冲击,再加上竞争对手林立,都令超市行业的业绩承压,零售业头部企业也难独善其身。高鑫零售此前也提到,其面临“全渠道的激烈竞争环境”。

从高鑫零售年报披露的数据看,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高鑫零售实现溢利为人民币0.78亿元,前一年则是亏损人民币8.26亿元。

虽然扭亏为盈,高鑫零售同时坦言,“尽管国内消费普遍回暖,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但由于线下消费品销售额复苏及全渠道竞争,零售行业仍面临压力。”

高鑫零售的收入来自销售货品及租户的租金收入。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其来自销售货品的收入为人民币805.3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幅为4.8%;租金收入所得为人民币31.27亿元,较前一年同期减幅为11.6%。此外,同店销售增长为-4.0%。

对于其整体市场布局,从高鑫零售的年报中也可以略窥。

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林小海在年报中提到,2023财年,其在全国建14个生鲜仓,覆盖了八成门店;搭建自有品牌部门,实现逾百支差异化商品;完成了40家门店的重构和升级。

截至2023年3月31日,高鑫零售于中国共有486家大卖场、12家中型超市以及84家小型超市。据透露,通过签订租约或收购地块的方式,高鑫零售物色并取得了22个地点开设大卖场,其中三家在建。同时,该集团已签约12家中型超市,其中三家在建。

高鑫零售的上述年报还勾勒了其新财年的发展战略。

林小海表示,为应对竞争格局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该集团2024财年的策略,迭代成四大战略——商品力、线下体验中心、线上履约中心、多业态。

林小海特别提到,其将商品力纳入该集团的核心策略并成为首要策略。商品力,即:让顾客来买大润发的“菜”。

此外,在多业态方面,林小海强调,中润发的拓展和M会员店的尝试,创造高鑫零售的第二增长曲线。

“借助生鲜供应链能力和会员数字化能力、超过500家门店的规模优势,让高鑫零售重回增长轨道。”林小海说。

未来,大润发的中小型业态探索成果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责任编辑: 杨学萍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