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名师名校长”访谈 | 淄博十一中:从低处做教育 办高品质学校
大众日报记者 曲心健
2022-09-07 20:25:4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教育报国情怀,涵养良好师德师风,以自己的学识阅历、模范品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淄博市教育局特联合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推出“名师名校长”访谈栏目,邀请部分学校的优秀校长和老师,从学校历史,教学理念,从教感悟等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并为全市广大老师送上最真挚的节日祝福。
本期“名师名校长”访谈嘉宾为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校长王连登。
问:教师节是老师们自己的节日,发生在老师们身上精彩的故事一定很多,王校长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答:今年是第38个教师节,也是我从教的第39年,斗转星移,岁月更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发展的波澜壮阔,感受到学校步步攀登的不易,更感受到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有人曾经说,教师不在学校就在走向学校的路上。是的,我们老师们已经习惯了一年四季的早来晚走、披星戴月;习惯了在校园里的培优补弱、忙碌穿梭;“为了学生”,有人舍弃了与家人相处相伴的时间;“为了学生”,有人受伤生病依然坚持上课,教师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一群为了学生掏心掏肺无怨无悔的人,一群可爱可敬令人感动的人!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学校今天向上发展的局面。
问:确实如此,有一个敬业奉献、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就能成就一所学生欢迎、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近几年,淄博十一中的口碑越来越好,您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所谓口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示,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来读书,越来越多的父母愿意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因为他们信任学校的教师,信任学校的管理,相信学生进入学校后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十一中一直以来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我们多年来 秉持“从低处做教育,办高品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专业要效益”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各项工作。
首先,学校文化理念引领学校各项工作。 “从低处做教育,办高品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从高处着眼,从低处起步,从小处入手,从最基础、最常规、最细微处开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台阶地去做教育。“优秀就是一种习惯” 的校训,“教育就是唤醒、兴趣就是天赋、进步就是成功、自律就是圣贤”的教育理念,很好地诠释着我们的教育理想,也指导着我们学校的工作。
其次,扎实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我们德育工作的思路是“从不妨碍别人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基本路径是“明理-规范-践行-习惯-内化”,我们持续开展以“共同追求的目标、自觉遵守的纪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健全的组织机构、”为标准的“火炉”班级建设;持续开展“养习惯,改习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健康审美习惯;持续开展干部、教师24小时值周管理,坚持每周班级工作点评,做好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等常规管理工作;我们持续开展“一个讲座(齐之风讲座)”、“两项活动(经典诵读、六月毕业季)”、“三个评比(文明班集体、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校园之星)”、“四大节日(合唱节、阳光体育节、读书节、校园艺术节)”等系列德育活动,通过活动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良好品质。
第三,抓实教学规范提升工作,我们教学工作的思路是 “实施低重心教学,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我们积极开展“教学规范提升”工作,从教与学双方入手,抓实“备课、上课、辅导、作业布置与批阅、测试评价”教学五环节,落实“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学习五步骤,剔除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坚持开展每周“半天无课日”活动,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发挥集体力量,融汇众人智慧,备好课上好课。我们坚持开展“保苗、育苗、壮苗”工作,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习,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学成绩连年攀升,得到社会和家长认可。
问:听了您的的介绍,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淄博十一中全体师生团结奋进、一致向前的力量,学校各项工作扎实开展、蓬勃向上的一种力量,您能谈一下学校怎么走到今天的吗?
答:一所学校的发展,犹如登山,很多人羡慕登到高处的人,却不知道,为了站到山巅,他已经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埋头走了很久。
淄博十一中的发展也是如此,现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德育创新、校园建设、后勤保障等各方面有了大幅的提升。
2011年,立足工作实际,学校就确定了“六年打基础、六年求发展、六年创品牌”的发展规划。2011年至2017年这六年是打基础阶段,这个阶段重在建机制、抓规范、夯实基础,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2018年至2023年这6年是“发展阶段”,学校各项工作在打基础阶段的基础上,文化理念进一步凝练,德育工作形成了特色品牌,教学工作实现明显提升,学校校园建设、后勤保障、文明程度等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今年,是“求发展”阶段的收官之年,是从“求发展”阶段向“创品牌”阶段的跨越之年,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校师生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就会一步步实现既定的目标,顺利迈向创品牌阶段。
回顾过去我们信心倍增,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十一中人坚信,苦干出成绩!就如一首古诗所说:“吾非千里马,然有千里志;旦旦而为之,终亦成骐骥。”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曲心健 报道)
责任编辑: 成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