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做好“四个”结合文章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大众日报记者 张环泽
2021-08-28 23:05:0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以来,枣庄市薛城区新城市政园林中心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打造精品,提档升级”的工作思路,加强市政园林管养,实施惠民利民工程,充分做好“四个”结合文章,切实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倾力为群众办实事。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淮河路、巨山五路、张山二路、峨眉山路、松花江路5条“断头路”畅通工程和黄河路大修工程;开展了城区主次干道病害路面集中修复治理和井盖专项整治行动,安装智能化井盖铭牌4000余个;升级改造黄河路、海河路等路段光照度低路灯500余基,建成城区路灯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建设了龙潭公园、太行山路、市民中心、井冈山路等6处林荫停车场,新增停车位600余个;升级改造8座公园公厕,有效缓解和解决了与市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出行难、停车难、如厕难等民生问题。
结合建市60周年,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层次分明的光明大道景观道路,建设了树种各异、绿量丰富、风格独特的黄河路精致路段;实施了龙潭公园、凤鸣湖公园品质提升工程,栽植补植各类乔灌木1500余棵,栽植地被6000平方、草坪9000平方,打造花境200平方、宿根草花890平方,改造人行步道500余米,打造人工沙滩2处、400平方,新建塑胶地面600平方、儿童游乐场1处,修复园内木栈道650平方,拆除违建1处,增设休闲座椅21套;实施了凤鸣湖大型水幕喷泉升级改造和周边夜景亮化提升工程;秉持“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打造十分钟游园生活圈”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打造”的原则,建设了21个大小不同、风格迥异,总面积约170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
结合城市防汛排涝,着力治理易涝难点。把城市积水易涝点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作为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和地下管网建设。对榴园大道、京福高速626出口、祁连山路、黄河路、海河路等城市易涝点逐一分析原因,制定不同治理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组织吊车、挖掘机等大型机具和市政道路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对各个易涝点进行不同方式治理,累计破除易积水路面2000余平米,增加泄洪雨水口12处,改造泄洪口25处,安装排水管道180m,疏通清淤6处、淤泥20余吨,吊移护坡景石6立方,破除阻水岩石5立方,安装隔离护栏8套。抬高黄河路下穿京福高速低洼路段,回填渣土11000立方,摊铺水稳沥青路面7000余平方,敷设雨水管道60余米。
结合创卫复审迎检,优化城市环境品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规范市政施工行为,对城区新修道路采取密网覆盖、洒水降尘等措施,对道路零星修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清扫,对大型施工现场进行围挡覆盖,防止建筑垃圾外露扬尘。加强裸露土地补植,对游园绿地和道路绿化带内的缺株断垄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裸露土地及时进行补植补栽,填补绿化空白,杜绝大风扬尘。加强水系污染防治。对龙潭公园大坝西侧2000余平方米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卫生清理,挖掘淤泥15000余立方,清理杂草垃圾20余吨。定期对公园湖面、广场水池内的杂草、垃圾、死鱼及时清理打捞,同时,加强水污染执法检查,严禁单位和个人向湖内倾倒排放生产生活废水。加强环境卫生防治。对辖区内道路、绿地、公园、广场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治理,重点清理道路两旁、绿化带下、公园广场内的落叶、垃圾以及大小便,同时,通过悬挂横幅、设立标语牌,加强对广大市民环保意识习惯的宣传教育,号召大家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共同营造整洁卫生的城市环境。(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李涛 报道)
责任编辑: 苏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