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以济郑高铁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12-19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以济郑高铁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 张明志 张亚茹
12月8日,济南至郑州高速铁路济南至濮阳段建成通车,标志着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同时,这也意味着济南、郑州这一对相邻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省会城市终于实现高铁通车,这对两城、两省乃至黄河流域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长期以来,黄河沿线始终缺乏一条贯穿全流域的高铁大通道,这是黄河流域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交通刚性约束。这其中的重要堵点便是郑州与济南之间高铁的缺失。也正因如此,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和“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填补缺失线路、畅通瓶颈路段,实现城乡区域高效连通。其中“一字型”即为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的东西向大通道。济郑高铁的开通,使得“一字型”高铁通道得以实现。
总体影响
推动“三群”协同发展。
郑州作为全国铁路关键枢纽,济郑高铁接入郑州,相当于“蛟龙入海”。济郑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畅通“一字型”的沿黄陆海通道,打通山东半岛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通道。济郑高铁为河南及各沿黄省份增加了出海通道,内陆省份利用济青通道可直达青岛。同时,有利于山东向中原腹地挺进,加强与沿黄省份交流合作。济郑高铁贯通后,济南、郑州、西安、兰州、西宁直接相连,“一字型”大通道为整体推进黄河中下游城市群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促进“山河四省”互联互通。
借助郑太高铁、石济高铁、石太高铁和济郑高铁,晋冀鲁豫的省会城市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将形成完整闭环。高铁闭环的形成将打通“山河四省”间的“任督二脉”,畅通人口、要素、资金、信息流通体系,为晋冀鲁豫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推动“三圈”融合联动。
济郑高铁贯通之后,济南与郑州之间最快仅需1小时43分钟就可直达。两座省会城市高铁连接对鲁豫两省、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的发展都是利好的。加上胶济客专的连接,山东东部青烟威地区与郑州等城市的通车时间也将大大缩短,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将实现“圈圈相融”。
关键机制
驱动黄河流域中下游要素市场一体化。黄河流域中下游要素市场占到黄河流域的大部分。据统计,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劳动力要素占到76.4%,投资占到77.1%,土地出让占到76.3%,技术转让占到72.2%。然而,这一高度占比并未形成有效的市场一体化。以劳动要素为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南向山东的人口流入量为62.93万人,山东向河南的人口流入量为12.4万人,这一数字显著低于其他经济发达的相邻省份。在时间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形下,是否通达高铁已经成为部分人群商务合作、休闲度假、访学交流等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济郑高铁开通后,济南前往郑州将不必再向北绕行石家庄或向南绕行徐州,济南至郑州通行时间由原来的3个半小时以上缩短至最快1小时43分钟。济南至黄河流域中下游其他城市的时间也平均下降1.5小时到3小时之间不等,这使得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人力流动成本得到了显著压缩,促进了人员更加频繁、密集的交流。
加速晋冀鲁豫四省统一大市场形成。“山河四省”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和能源大省,市场一体化可更好地促进区域间高效协作、优势互补。现今,阻碍晋冀鲁豫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是现代流通体系不畅、市场交易成本较高。比如,从济南至郑州以往需要前往徐州或者石家庄,得绕行700公里,3至4小时方可抵达,时间成本较高。济郑高铁使得济南、郑州进入2小时经济圈,人员即时往来频率将得到大大加强,商务往来密度也因之大幅提升。以濮阳市为例,在济郑高铁项目这一信息公开后,围绕濮阳化工产业链条,濮阳市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已引进科技创新团队5个,柔性引进科研高层次人才90余人,实现20项新产品、新工艺的产业化。高铁通车大大提高了投资回报预期,实现了人财物的有效招引。
有效推动服务业的融通式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服务业发展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上,远距离旅游基本上已经饱和,中短途旅游对高铁、高速公路的依赖性非常强。济郑高铁的开通可以扩大中短途旅游辐射圈,以往的2日游、3日游可相应地缩减至1日游、2日游,极大地扩大了旅游业的受众范围。旅客早上在济南游大明湖,晚上就能到洛阳赏唐宫乐宴,关联性、紧邻性旅游景点集合急剧扩大。同时,济郑高铁的开通相应地会促进交通运输、文旅产品、酒店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性的第三产业发展态势。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外围辐射圈将有效形成跨省配置,生产性服务业竞合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展开,有效推动黄河流域中下游服务业空间融合式发展。
加速促进鲁西崛起。鲁西五市受制于交通状况及原有的欠发达状况,近些年的人口流出多、投资项目少,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洼地。2022年,鲁西五市地区生产总值共计1.56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7.9%。菏泽、枣庄、德州、聊城、滨州五市均为人口流出市,鲁西五市人口流出量占全省人口流出总量的59.4%。究其诱因,与中原城市群及胶东经济圈交通不畅是制约鲁西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济郑高铁的通车结束了聊城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推动了鲁西地区与中原城市群对接合作,占据了山东向西通道的关键中转点。济郑高铁在聊城市设有聊城西站、茌平南站、莘县站三个高铁站点。从省内来看,聊城与济南、青岛的联系将更加紧密,经济活动将更加活跃。聊城市可通过有效开发特色产业、强化城市品牌效应等举措吸引更多要素,推动城市加速形成要素集聚新优势,实现产业聚集新效能。
整体上看,山东经济发展将加速形成要素补给配置效率更高、服务业集聚效率更高、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效率更高、区域联通效率更高的“四高”局面,更好发挥山东省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龙头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 张浩 崔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