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与高校“联姻”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大众日报记者 张双双
2022-03-05 20:29: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3月4日,在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了德州学院、宁津县文明实践结对共建暨宁津县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启动仪式。活动现场既有杂技、广场舞、抖空竹等节目展示,又开设了免费理发、义诊、拍全家福、泥塑教学等14个志愿服务项目,热闹非凡,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同时,在各乡镇集市上设立了8个分会场,开展文明实践赶大集活动。
结对共建为文明实践建设注入新活力
活动现场有两支年轻的队伍格外显眼。他们是由德州学院学生组成的向阳花泥塑公益服务队和竹之愿空竹志愿服务队。活动现场,这帮年轻人在技艺展示和教学培训时都显得格外卖力,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以前在学校里面没有参加过这么大型的活动,而且面对的人群主要都是同龄人。今天确实有点兴奋。”德州学院学生苗晓月说。
“德州学院作为德州市首屈一指的高等院校,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储备优势,正好是我们目前所欠缺的,我们能够为德州学院的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和空间,加速其成长成才,和德州学院的结对共建,将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拓展、全方位推开创造新的经验、带来新的活力。”宁津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于妍说。
分众化、嵌入式宣讲覆盖整个活动现场
“大娘您的血压很正常,请继续保持。没事多活动活动,你看看政府这几年给咱修了这么多公园,修了这么多健身器材,政策多好啊。”
“大爷,您看看理的还行吗?下次您再找我理发只需要让您的子女在手机上下个“智慧宁津”软件,然后点个单就可以了,现在咱国家政策好了,干什么都方便。”
在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听到这种嵌入式宣讲。自2021年开始,宁津县更加注重嵌入式宣讲、分众化宣讲,在广场、农村集市这种人群自然聚集,人流大的地方开展各种便民惠民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和活动中嵌入宣讲,将党的理论、政策传递给群众,让群众在得到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感党恩,跟党走,此外,通过电梯屏、车载屏、车站屏、户外大屏嵌入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内容,让群众上下班途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形成了志愿服务赶大集、智屏融合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共开展嵌入式宣讲1.6万余次,循环播放政策理论、公益广告等20余万次。
文化两创项目非常受到群众追捧
在活动的主会场共设有14个志愿服务点,其中设有山花剪纸、遣兴陶情、墨香送祝福等6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两创专区。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送书法、送剪纸,开展杂技表演、陶勋演奏、戏曲演唱活动,非常受群众欢迎。
“我们日常就在辖区内的中小学,做志愿培训,推动文化传承,还对辖区内的留守妇女、残疾人做免费培训,给他们提供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增收。”山花剪纸的志愿者张蒙说。
自2021年开始,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整合本土丰富的剪纸、陶艺、杂技、书法、木雕、戏曲等文化资源,设计项目,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多个省级两创品牌,其中由宣传陶艺文化的宁津县棠湖小学“土音乐队”还登上了2021年的央视7套礼乐春晚。如今文化两创已经成为了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特色品牌。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杨瑞 孟娟 报道)
责任编辑: 籍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