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知道 | 关于牙膏,你需要了解这些!
大众日报记者 王鹤颖
2023-12-18 10:52:37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刷牙作为一种最常规的口腔保健方式,使得牙膏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但是关于牙膏你真的了解吗?
根据《牙膏监督管理办法》,牙膏是指以摩擦的方式,施用于人体牙齿表面,以清洁为主要目的的膏状产品。牙膏不属于化妆品,但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牙膏参照有关普通化妆品的规定进行管理。
根据牙膏的定义,牙膏的主要作用就是清洁牙齿表面。同时,《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牙膏备案人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功效评价后,可以宣称牙膏具有防龋、抑牙菌斑、抗牙本质敏感、减轻牙龈问题等功效。
其实,牙膏并不能美白牙齿。正常的牙齿颜色,乳牙一般是乳白色,恒牙牙冠正常是白色偏黄色。人们平时看到明星们的洁白耀眼的大白牙基本都是做过美学修复的。市面上所谓的美白牙膏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一些特殊的摩擦剂,通过这些摩擦剂的作用,达到清除牙面上一些污垢污渍的目的,实际上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牙齿的颜色。
那么,牙膏能够抗幽门螺旋杆菌吗?《牙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牙膏标签禁止标注明示或者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也就是说牙膏不能治疗疾病。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存在于人体胃部,没有证据证明,通过使用牙膏刷牙能够对存在于胃部的幽门螺旋杆菌产生影响。此外,口腔是由多种细菌等微生物共存的复杂环境。有研究显示,口腔中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集中在唾液和菌斑内。口腔中的幽门螺旋杆菌与牙周病、口臭、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除“抗幽门螺旋杆菌”外,“消炎镇痛、止血”“促进幼儿长牙”“修补牙洞”“闭合牙缝”“稳固牙齿松动”“让牙齿再生”等宣称均属于违法宣称。
牙膏含有的成分复杂,基本成分包括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粘剂、防腐剂、甜味剂、芳香剂、色素和水,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还可能含有氟化物、脱敏剂、增白剂或中草药等。牙膏每天在口腔内接触性使用,若选择或使用不当,是可以引发不良反应的。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过敏性接触性口炎,通常表现为嘴唇脱皮、口周皮肤发红,口腔内黏膜片状充血发红、牙龈肿胀和散在充血点,严重者表面黏膜可出现剥脱甚至溃疡,患者本人出现口腔内的木涩感、粗糙感、疼痛,进食和刷牙时疼痛加重。所以您在刷牙或更换新的牙膏后出现以上症状时,要警惕牙膏不良反应的发生。
若出现牙膏不良反应,首先应第一时间停用产品,冲洗掉残余的牙膏成分。症状不能自行缓解的要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就诊时建议带上可疑的牙膏,协助临床医师报告牙膏不良反应,有条件的可以做斑贴试验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过敏成分。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醒大家,牙膏不宜开封时间过长。牙膏中所含的化学物存放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尤其是已经开口的牙膏,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接触细菌的几率就越大。建议尽量购买小只的牙膏,在一两个月内用完。
使用牙膏前不需要蘸水。牙膏本质不是用泡沫清洁牙齿,而是靠清洁成分和牙刷与牙齿的摩擦,达到清洁的目的。摩擦越细微,时间越长,则刷得越干净。而蘸水会让牙膏快速起沫,缩短摩擦时间,影响清洁效果。通常建议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牙膏不需要挤太多。有研究表明,牙刷挤满牙膏,和挤一半牙膏,刷牙效果并无太大区别。每次使用少量牙膏,同样可以去除牙齿污渍,重要的是刷牙的方法。
家人之间尽量不要混用牙膏。家人之间混用牙膏有可能造成口腔细菌的交叉感染。尤其是儿童不能使用成人的牙膏。成人牙膏不管是在用料、味道或者是含氟量等方面,都不适合儿童使用,如果不小心吞咽了还可能会对健康造成隐患。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鹤颖 报道)
责任编辑: 张西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