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亮:第四次留任申请背后的第一书记乡村情怀

大众日报记者 王兆锋

2023-12-07 15:33:2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郭金亮,省残联派驻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南刘庄行政村第一书记。在第四轮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即将结束之际,他郑重再次向组织递交了留任申请书。

他在申请书中深情地写到:“我热爱乡村振兴事业,对‘三农’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努力把党员培养成专业户,把专业户培养成村干部。为报答党组织对我的教育培养,我志愿申请留任乡村振兴工作,为‘我的家乡我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乡村振兴是郭金亮的理想。他曾在部队服役24年,转业时主动要求到省残联,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力量。郭金亮于2012年4月驻村莘县张寨镇东大寺村、2015年2月驻村莘县张寨镇后王庄村、2019年4月驻村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大石庄村、2021年10月驻村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南刘庄行政村任第一书记至今。在他帮扶的2个村召开全县(区)百余人的现场观摩会,成功引导60多名返乡创业青年为“我的家乡我建设”建功立业。其中上过战场荣立二等功,30年老兵祝明栋,现任东平县原山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承包800亩山地,帮助解决20多户农民就业,培育出优质的猕猴桃品牌,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郭金亮有很强的吃苦精神和乡村振兴愿望,时常3个月不回家,深入田间地头,驻村工作曾在《央视13台》《新华网》《大众日报》《支部生活》等媒体以《郭金亮:驻村帮扶越干越“过瘾”》等标题进行报道。

在刘庄行政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郭金亮牢记责任和使命,凭着倾心为民的情怀和坦诚务实的态度,带领帮包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得到各级领导及群众的普遍赞誉和尊崇。

到村里后,他把皮鞋换成了迷彩鞋,衣着、言行和村民没有区别,外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来自省城的处级干部。

在刘庄行政村驻村期间,郭金亮的电动车换了4次电瓶,用坏了3个农具木把手,铲头磨去了一半。农忙季节,他在大棚里帮助村民摘豆角,菜秧刺划破了胳膊、划破了脸,汗水把眼睛浸红了。麦收时,他帮助军属从三轮车上往家扛麦子。秋收时,连续多个晚上帮助残疾人、老党员剥玉米到深夜。

郭金亮每天早晨长跑5公里,风雨无阻。郭金亮说:“我是为了磨炼意志,天天如此,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就不觉得难了。在运动中思考工作,有时候跑着跑着,就有新思路蹦出来。”

为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子队伍,郭金亮紧紧扭住基层党建这个根本,以建设服务型村级党组织为目标,从加强思想、组织、制度、作风、能力建设入手,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健全机制,为村级全面发展,引领当地群众为“我的家乡我建设”注入原动力。

农民富,产业发展是基础。驻村后,郭金亮凭借军人的胆识和执着,对村内自然资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结合当地环境气候及农业历史人文优势,调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种植品种、向单位土地要效益的思路,在帮包村引导村民发展决明子、益母草、板蓝根、尖辣椒种植,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胡庄自然村致富带头人潘春兰说:“我们通过郭书记的牵线搭桥,跟咱们南刘庄行政村领导干部的结合,承揽了鄄城县的‘羽毛接发’小加工业,让周边不能外出打工的乡亲6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其中多数是中年妇女,不耽误种地、不耽误接送孩子等,每天收入几十元。玻璃球小加工是从皇镇引进来的,也为我们行政村50多位乡亲们解决了有活干、快乐工作、和美挣钱的建村理念。小产业、大发展、有前景。省级文明村的村民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为‘我的家乡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木材加工、涂料加工、竹撑食品、羽毛接发、藤椅编制、蛋鸡养殖、党员馒头坊、特色油条坊、吊炉烧饼等传统特色,是南刘庄行政村的名片。郭金亮依托“鲜康科技农企”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争取全社会资源助力省级文明村振兴。退役军人、党员师军民,养殖青山羊多年,经验丰富、吃苦耐劳,养殖60多头青山羊供不应求。为扩大养殖规模,资金周转一时不过来。郭金亮得知情况后,和村两委成员积极协调各种关系,向市银行协会周丰主任申请小额贷款事宜。一方有难,多方支援。

范屯自然村鹦鹉养殖场经理范明里说:“党委政府非常关心爱护我们村特色养殖业。在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帮助协调下,我的养殖事业越来越红火。我们不辜负各级党组织关爱,规范养殖、规范防疫、扩大规模,发展高端养殖业,成立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人群,发展特色养殖,实现一只鹦鹉乡村振兴。”

为尽快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郭金亮和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益母草、大青叶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胜利。

都司镇南刘庄行政村村党支部书记蔡东升说:“咱过去都是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一亩地也就是收入个千把块钱。自从郭书记来到我们村以后,引领我们种植经济作物。刘周的家庭农场、刘贺的大白菜基地发展起来了,周致远今年种植红花、益母草、艾中药材的面积达到180多亩,特色种植蓬勃发展,预计明年能达到五六百亩地。”

为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郭金亮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紧密联系镇党委政府,配合都司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带领南刘庄启动了村庄基础建设提升改造。先后在5个自然村铺设下水道1000多米、硬化路面4500平米,安装路灯58盏,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省级文明村更美丽。优美的环境,有效激发了群众向善向美的内生动力。如今,南刘庄行政村容村貌变美、村两委干部服务村民意识更强了、村民收入的显著增长、养殖种植小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一个个变化、一桩桩实事、一样样成绩,无不得益于郭金亮的辛勤付出。

郭金亮说:“驻村期间,我始终以村为家、爱村建家、村兴我荣、村衰我耻的驻村精神,团结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围绕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脱贫攻坚服务队,乡村振兴施工队的职责任务,狠抓党建领航、产业兴旺、人才支撑、文化引领、村庄文明工作落实,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实现‘我的家乡我建设’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为啥要继续申请留任?郭金亮说:“我觉得在农村任第一书记的时间太短了,一晃就会过去。我要珍惜这个平台,只争朝夕,为乡亲们多做些事情。我在部队24年,赶上了好时代,目睹了祖国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驻村帮扶,我发现自己能在农村给百姓办些实事。我所帮扶的第一个村是莘县张寨镇东大寺村,在我的努力下,村里从没有一个蔬菜大棚发展成为大棚村,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这让我爱上了农村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努力干到最好,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兆锋 报道)

责任编辑: 王兆锋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