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点|迪迦奥特曼下架,此事怎么看?
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2021-09-27 10:35:3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迪迦奥特曼》下架,引网友关注
9月24日下午,有网友发现,日本电视剧《迪迦奥特曼》在多个视频平台无法播放。记者尝试在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B站等多个视频网站搜索《迪迦奥特曼》,均显示视频已下线或无法播放。优酷视频工作人员表示,《迪迦奥特曼》因内容调整优化暂无法观看,暂未收到具体通知。
这部于1996年在日本上映的动画片,引进国内后广受关注,有网友称:这是一代人的记忆。剧中的一些动作和台词被广大网友模仿。
除了《迪迦奥特曼》外,《成神之日》等动画作品也下架。突然下架,原因何在?
当晚,有媒体发布今年4月6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苏消保委”)发布的《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21 部存在问题的动画片,包括了熊出没、小猪佩奇、小马宝莉、名侦探柯南、奥特曼、宠物小精灵等作品。
21部动画片共梳理出1465个问题点,集中在用语、场景、剧情等方面。经统计,21部动画片里,有近一半不同程度存在暴力犯罪元素,涉及阴暗、惊悚、悬疑等镜头达123个,植入广告行为达142次。其中提到《迪迦奥特曼》,除了奥特曼日常打怪兽的情节外,还涉及持械殴打等暴力情节。
随后,江苏省消保委回应,《迪迦奥特曼》的全网下架可能是相关平台的自主行为,与江苏省消保委没有关联。
下架早有预示,曾因“盲盒卡片”被点名
日前新学期开学,有记者走访发现,有不少未成年人沉迷收集奥特曼卡片,动辄花费成百上千元,有的还偷拿家里的钱或借钱买卡片,因与同学比较卡片优劣或为得到对方稀有卡片而发生口角乃至打架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让一些家长苦恼不已。
所谓“盲盒卡片”,就是买之前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样的卡片,就像抽“盲盒”,购买之后撕开卡片包,可能“抽砸”,也可能抽中一两张“好卡”。
“抽砸”,就是卡片包里全部是普通卡片,没有稀有卡片,不少学生就将这些普通卡片扔一边或直接扔进垃圾桶。而所谓“好卡”,即奥特曼卡片稀有卡,比如XR卡(镭射满星卡)、SSR卡(满星卡)、HR卡(升级版3D卡)等。
有小学生称,他所在班级共有36人,至少一半人购买或收集过奥特曼卡片,“我的卡是最多的”。家长告诉记者,仅一年时间,孩子花在奥特曼卡片上面的费用就达千元。
据公开报道信息,奥特曼卡片已在多地小学生群体中流行。2021年2月,青岛市刘女士的儿子在短时间内花4000多元购买奥特曼卡片;2021年8月,广东省中山市一名7岁儿童在家里偷拿了2500元买奥特曼卡片。
专家评价称,当前不少未成年人沉迷奥特曼卡片,影响学习和心理健康,让越来越多家长担心和焦虑。很多小学生把卡片带到学校里进行交换和攀比,不仅容易导致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纠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秩序。
同时,商家采用盲盒销售类似博彩,与《未成年人保护法》“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原则背道而驰。未成年人的自制力相对较差,容易被新异刺激的表象所吸引。商家利用这种特点,吸引未成年人持续购买,起初家长觉得孩子在崇拜英雄而疏于管教,一旦形成“卡瘾”为时已晚。
国家广电总局:坚决抵制含有不良情节动画片
9月24日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负责同志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依法依规制作、引进、播出内容健康向上、弘扬真善美的优秀动画片,坚决抵制含有暴力血腥、低俗色情等不良情节和画面的动画片上网播出。
儿童和青少年是动画片的主要受众群体,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应办好“儿童频道”“青少专区”,进一步规范节目内容、优化节目编排,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视听空间。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奥特曼动画片和卡片的问题,专家认为,父母、学校、社会应形成多方合力。孩子作为不完全行为能力主体,社会与家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线下实体店铺和线上网店应该禁止未成年人过高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最好有法律限制儿童玩具衍生式递进消费的产生,这些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再者,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自身的思辨能力,教会孩子辨别文学影视作品与现实的差距,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而整个社会的教育,也要为此出一份力才行。
(资料来源:人民网、法治日报、青年报·青春上海、大象新闻)(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新悦 报道)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刘芝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