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鸽子的夏天》为何斩获全国文学大奖?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2021-08-11 16:52: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8月6日,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结果在北京揭晓,我省作家刘海栖的小说《有鸽子的夏天》是18部(篇)获奖作品之一。小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口碑一直不错,很多老师当作假期读物推荐给学生。在荣获过2019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文字)”奖等奖项后,此次又斩获与茅奖、鲁奖并列的这一沉甸甸的全国文学大奖,也充分证明了作品的“含金量”。

这部写给孩子们看的作品,成功之处就是不轻易越界,从语言到故事再到思维逻辑都是“儿童式”的。

“儿童式”的表达,就是用孩子们的语言,讲好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这方面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难,因为尺度极难把握。有时候会因为过于轻视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陷入幼稚化,让孩子们鄙视;有时候则一不小心就会越界,用成人的视角去观察和描述孩子们的世界,会让孩子们感觉莫名其妙或无法理解。现实中我们有诸多此类生活经历。比如,有的家长带孩子,总以为孩子还太小,接受能力不足,于是教孩子识物的时候,指着各种水果,告诉孩子“这叫果果”,指着各样的昆虫,告诉孩子“这叫虫虫”。孩子反而被搞糊涂了,都是“果果”,为啥会差别这么大?长大了,还得再费一遍力气,才弄明白这是苹果,那是香蕉。实际上,孩子即使还不会说话,但识别能力是有的,而且还在迅速提升,所以完全无须把孩子看得如此低幼。同样的道理,有些完全属于成人世界的内容,确实也并不适合给孩子们无限展示。在这方面,《有鸽子的夏天》的分寸把握非常好,既无不及,也不过火,对话是孩子们的,故事是孩子们的,那些童真童趣的感觉真实而且细致入微。著名作家高洪波评价,“童年感觉鲜明独到,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交往逼真,细节捕捉精准,字里行间幽默感浓郁,苦中有乐的艰辛岁月由于童趣的充盈而显示出油画般的艺术效果。”

“儿童式”的思维,就是用孩子接受的方式,讲好孩子的道理。从方法上看,作者努力在润物无声地讲道理。《有鸽子的夏天》关于海子与鸽子的故事,也是一个通过乐观、坚持去追求梦想、守护梦想的故事。很多人生的道理,巧妙包含在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中。煤店的送煤工人赵理践把两只鸽子交给海子时,两人有一段看似平淡的对话,实际“有深意在焉”。赵理践转告鸽子主人的话,“请告诉养它们的人,喜欢它们就要保护它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它们”。赵理践说:“放心吧,你的话我会转告他的。”海子是什么反应呢?“我点点头,我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会的,我肯定会好好照顾它们,我保证!”为人之道,一诺千金,故事要告诉孩子们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讲理的方法,接受度高低暂且不说,至少不至于惹得孩子们反感。

从内容上看,作者讲道理的时候,有时候还不露声色地进行了一些延伸,让孩子们浅浅地感受一点成人世界的道理。小说的第二节,写到一个关于煤饼的故事。二米家做好的煤饼,摊在外边晒着,被人偷走两排。有小伙伴声称是二老扁和三扁小哥俩干的。二米到二老扁家讨煤饼。二老扁矢口否认,并说如果干过这事“情愿从二米的裤裆里钻过去”。其实,二米留了个心眼,自家煤饼上都留有鸽子的脚印。这下,从二老扁家煤池子里,二米顺顺当当找到了丢的煤饼。不过,“二米没有叫二老扁钻他的裤裆,他踹了二老扁一脚,叫我们搬着煤饼子跟他走了。”整个处理方式很单纯,很“孩子式”的。但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等二米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妈,结果是不仅没受到表扬,他妈“立刻把眉毛竖起来,厉声叫二米把煤饼子再送回二老扁家”“还叫二米顺便捎了两个窝头给二老扁和三扁”。显而易见,这一段,就是讲了成人世界的道理了。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还是不对?二米会怎么想?这些问题,作者在书中并没给出答案。也许这正是用意所在。类似这样的一些问题,孩子们没有足够的阅历,暂时还不好理解,只能期待他们在成长中找到答案了。

刘海栖说,希望通过《有鸽子的夏天》向孩子们传递温暖与爱。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这一初衷,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对于温暖与爱的呈现与表达,是多色调的,开放式的,这又为作品开辟出新的意境,增添了更多厚重。(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国鹏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