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窗|不为嫉妒所困,方能跑出一马平川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2023-05-23 15:55: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最近一段时间,省会大剧院先后上演了原创话剧《威廉与我》、英文原版话剧《一个人的莎士比亚》。这两部话剧都与莎士比亚有关,都是以莎士比亚及其作品为对象展开情节的。作为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四大悲剧之一的《奥赛罗》,表达的核心是嫉妒。剧中的男主角奥赛罗,不仅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勇气的英雄,同时也是猜疑和嫉妒的代名词。正是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留下了那句名言: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

爱情和死亡作为两大主题,在文艺创作中呈现着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对于嫉妒的表达,占据了引人关注的一大块空间。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有探究和表达的欲望,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活中的素材实在太丰富。

他们说的“绿眼妖魔”,我们通常叫“红眼病”。这一类历史记载、故事传说、土味笑话,可谓俯拾皆是。

东晋谢安被称为“风流宰相”。他娶了一位嫉妒心很强的夫人。谢安想纳妾,自己不敢跟夫人商量,只好请来侄子和外甥帮忙。根据南朝宋虞通之著《妒记》记载,谢安的侄子和外甥当然明白这件事很棘手,反复琢磨想出来个迂回作战的办法,见到刘夫人后,他们刻意高谈阔论《诗经》中的《关雎》《螽斯》篇,说这些诗都是赞扬妇女具有不妒美德的。刘夫人何等聪明,立刻就猜透了他们的目的。此时,她也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刘夫人)乃问:“谁撰此诗?”答云周公。夫人曰:“周公是男子,乃相为尔;若使周姥撰诗,应无此语也。”刘夫人答得很巧妙,周公是男子,写这种诗自然是男子间的相互袒护罢了,要是周姥写,肯定就不会这么说了。

刘夫人的嫉妒只是与家庭生活有关,是他们一家子的事。隋朝独孤皇后之嫉妒,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生活。清代赵翼在《廿二史劄记》中这样评价:“古来宫闱之妒,莫有过于隋独孤后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不惟妒在己,并子与臣之有妾者,亦代为妒之”。

独孤皇后何许人?按《隋书》记载,独孤皇后是北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的女儿。十四岁时,嫁给隋高祖即隋文帝杨坚。当时,独孤信“见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独孤信看到杨坚相貌奇伟,不同凡响,决定把女儿嫁给他。应该说,独孤信的眼光还是相当厉害的。杨坚后来成了隋朝的开国皇帝。

独孤皇后嫁过去以后,与杨坚相处非常融洽。杨坚“誓无异生之子”,这也就意味着专宠一人。独孤皇后“初亦柔顺恭孝,不失妇道”,同时“谦卑自守”,因此“世以为贤”。而独孤皇后除了柔顺谦恭之处,也表现出刚强迅猛、杀伐决断的另一面。在局势动荡的关键时刻,正是听从她的分析,杨坚才下定决心:开基立隋。

隋朝建立后,独孤皇后尽心尽力辅佐杨坚。《隋书》中说:“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能让人把皇帝、皇后并称“二圣”,独孤皇后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这样一位美貌又有能力的皇后,嫉妒心能有多重呢?《隋书》中称,她“性尤妒忌,后宫莫敢进御”。在这方面,她可就毫不柔顺了。有三件事,足以表明她嫉妒心之强烈。其一,“尉迟迥女孙有美色,先在宫中。上于仁寿宫见而悦之,因此得幸。后伺上听朝,阴杀之。”此女只因被隋文帝宠幸一次,就被独孤皇后寻找机会杀掉了。这让隋文帝也有点接受不了。隋文帝大怒,一个人骑马跑出宫门,信马由缰跑进山中二十余里。大臣高颎、杨素等追踪而至,轮番苦谏。隋文帝一边叹息,一边对这些臣下发牢骚,“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颎劝慰:“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一直劝解到半夜,终于劝说皇帝回心转意,打马回宫。从这件事上,我们能体会到“上甚宠惮之”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件事,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独孤皇后因为太子杨勇“有妾孕”之举似行为而劝皇帝废掉太子。她见“诸王及朝士有妾孕者,必劝上斥之”。太子杨勇正撞在枪口上。杨勇本就喜好声色,而且对小妾云氏之宠爱又远超太子妃元氏。这让独孤皇后渐生不满。元氏因为心疾去世,独孤皇后怀疑此事有不为人知的复杂内幕。再加之后来晋王杨广又诋毁太子。独孤皇后于是以太子“无正嫡”为由,“日媒孽勇之短于帝前”。最终,太子杨勇被废黜。

还有一件事,就是重臣高颎之死,也与独孤皇后的嫉妒密切相关。高颎夫人去世,隋文帝想为高颎再娶一妻,想不到高颎以年纪老迈的理由婉拒。高颎表示,自己不想再娶妻了,公务之余只想安安静静待在家里吃斋念佛。话虽这样说,不久之后,高颎就纳了妾,且这位小妾生下了一个男孩。隋文帝听说这个消息,很为高颎高兴。独孤皇后则不然。她对隋文帝说:“陛下尚信颎耶?陛下欲为娶妇。颎心爱妾,故而面欺陛下。今其诈已见,安可信之。”听了这番话,隋文帝开始逐渐疏远高颎,最终将他赐死。

在《廿二史劄记》中,赵翼评价独孤皇后嫉妒之行时认为:“子之厚妾薄妻而母恶之,此犹是家庭之恒情,至于臣下之有妾,亦何与后事,乃亦因此而憾之,岂非奇妒哉。”如果结合以上三件事来分析,说独孤皇后“奇妒”并不为过。

不过,对于废太子杨勇一事,有史学家并不认同上述记载。例如,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经过多方考证后认为,隋文帝决定废掉太子杨勇,是经过长时间考虑,且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独孤皇后的进言并不能真正左右这件事的发展方向。在《隋唐五代史》一书中,他对这个问题专门作过详细论述。

无论如何,这些历史记载或历史故事都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创造出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近年来,在多部以隋唐历史时期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舞台艺术作品中,独孤皇后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只不过有轻有重,有的当成明线描写,有的化作暗线贯穿。2019年,50集电视连续剧《独孤皇后》推出。在这部戏中,陈乔恩饰演独孤皇后,她抓住“善妒”这个最突出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很好地把人物的“稳劲儿”和“狠劲儿”展现出来,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么,又该如何看待嫉妒呢?对于这个问题,当代学者也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解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平认为,从现象上看,嫉妒是人呵护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其中充满了人追求更多存在利益和更高存在价值的渴望。由于嫉妒感受会破坏人内心的安宁,嫉妒表达会伤及“无辜”,也造成其自身价值感的扭曲,所以,嫉妒从价值性质上看是“坏的”,是一种虽然“事实存在”但却“不应该”存在的现象。因此,它也是人要通过有意识地干预去消除的一种情感。

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的作者蘭童鞋表示,似乎于己于人,嫉妒都算得上是一种令人讨厌的情绪。即便它是如此的不招人待见,我们也应当庆幸:当我们还会嫉妒时,至少证明我们还在与那个“消极的自我”作斗争。“我相信,当人人都能坦然相待这位嫉妒君之时,嫉妒将并不丢脸,被嫉妒也并不可怕。”

不被“绿眼妖魔”“红眼病”愚弄,不知不觉就能跑出一马平川的境界来。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