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先锋 ——省地矿局鲁南院地热清洁能源勘查与开发应用工作纪实

2023-10-10 14:10:2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地热能作为非碳基可再生能源,一直以来受到清洁能源界的青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山东省先后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省地矿局鲁南院作为省地矿系统最大的综合性地勘单位,长期致力于地热清洁能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特别是近年来,该院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战略性、前沿性的地热清洁能源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示范,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均取得了突破,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地热能高效、可持续、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项目引领助发展

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鲁南院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鲁南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基地,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天棚柔和辐射系统、全置换新风系统和地热环境监测系统,集中供暖、供冷,达到“恒温、恒湿、恒新风”的效果。项目总计每年节省电能585.15万kW·h,年利用地热能8.10×10^13J,折合替代标准煤约2365.39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643.88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入选国家地热能行业发展“地热+”助力“碳中和”典型示范项目。

加大地热清洁供暖“郓城模式”推广应用,实施了“山东省菏泽断裂北部地区灰岩热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山东省巨野-成武凹陷北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山东省济宁市乡村振兴地热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示范”等项目,建成典型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和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各1处。联合山东能源集团开展“矿井水三场耦合水质变化规律及地下水保水修复技术研究”和“矿井地下空间及地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等重大科技攻关,申报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南四湖流域矿井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装备”,建成矿井地下空间及地热利用示范工程1处,可实现供暖(制冷)面积约50000平方米,替代标准煤约2728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6680吨/年,为矿区地热资源高效、绿色利用提供了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撑,突破了国内“地热能+矿井”领域工程化应用技术瓶颈。

科技创新结硕果

创新的不竭动力源于人才。近年来,鲁南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依托地热勘查开发院士工作站、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培养出了“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0余人,培养博士2人。

在地热清洁能源勘查、矿井水资源化利用及保水修复、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等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鲁南院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承担了“深部碳酸盐岩热储层强化增产与利用综合评价技术”“碳酸盐岩地热资源成因理论及找矿模式”等一大批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基础和实践经验。在地热资源探测、矿井水热资源及地热资源清洁供暖产业化应用领域获省级以上奖项8项,其中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4项。

锚定地热建新功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我省地热资源利用与节能减排重大需求,围绕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勘查与开发利用、矿井水水热协同利用等领域,加快地热能勘查开发示范应用,联合高校、能源企业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致力于打造地热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领域学术交流及科技研发的重点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器,为全省乃至全国地热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水平的进步提供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山东省十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发展。

一行脚印一行诗,一路风雨一路歌。省地矿局鲁南院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扎实推进地热能勘查开发利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 李文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