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护好5条河,获益近两千万元

2023-07-11 09:34:3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盛夏时节的莒县沭河沿岸,花草树木生机盎然。站在沭河大桥上沿水脉眺望,水清岸绿、鸟飞鱼跃的山水画卷跃然眼前。临近傍晚,在河畔的湿地公园里,休闲娱乐的青年老少漫步其中,满目尽是“河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生态美景。

“这几年,沭河的变化可大了,我几乎每天都来这里散步,四季有绿、三季有花,景色太美了!”家住沭河畔的村民宋维方告诉记者。

沭河纵贯莒县南北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占全县的94%,是莒县人民的“母亲河”。谁曾想,这里多年前竟是水质呈酱油色,岸边杂乱、乱石堆积的“黑水河”,还曾两次被原省环境保护厅挂牌督办、涉水项目“区域限批”。

“当时,河水是褐色的,河道也窄,河边都是杂草,平时都没人愿意靠近。”作为沭河变迁的见证者,宋维方回忆说,眼前的这番美景,放在过去他想都不敢想。

从“脏乱差”的黑水河到全县的“明星河”,沭河的蝶变之路是莒县深入开展河湖治理的成果之一。

按照“系统治理、一河一策”的原则,莒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施策,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沭河干支流断面开展加密监测,设立了9处水质自动监测站,自动采集断面水样,并将实时数据上传到监控指挥中心以及手机客户端,通过监测数据反馈实施动态监管,提前预警,及时溯源。

日照市生态环境局莒县分局水环境科的宋维晓每天都要到他负责监测的水域看色、闻味、采样。“通过不间断现场取样,结合在线检测设备对水质实时检测的数据,对发现的水质异常问题进行溯源处置,能及时消除水环境污染隐患,保证水质稳定达标。”宋维晓介绍说。今年以来,莒县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累计取样350余个,沿河徒步巡查300余公里。

为保障县域内河水入境断面、支流汇入、污染源风险点下游等地域水质,莒县以沭河、柳青河、淤泥河、黄花河等重要支流沿岸系统治理为重点,加强排查和流域巡查。

同时,编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进行结合。设置31处乡镇出境监测断面,定期通报水质达标情况,制定超标应急措施;建立跨界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生态补偿断面水质出现波动,及时溯源并函告相关区县生态环境部门。

流域生态持续向好的同时,莒县通过养护好5条跨境河,获益近两千万。2021年,莒县分别与周边3个区县签订了5个跨境河流断面的生态补偿协议,按照协议约定,今年6月,莒县获得2022年度流域生态补偿资金1906万元。

今年以来,莒县境内的省控以上断面全部达标,国控青峰岭水库断面、沭河夏庄断面水质实现升类,4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栗晟皓 通讯员 郑丽娜 史发启 报道)

责任编辑: 栗晟皓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