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淄 | 沂源县北桃花坪扁扁洞遗址 再现万年前的生活影像
大众日报记者 李超颖 郭文轩 王璐 罗超月
2023-08-25 18:04:4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山东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目前发现有数十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6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是山东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到距今约3万至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山东地区发现了百余处细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于沂沭河流域和汶泗河流域两个地区。
沂源县很早就曾因沂源猿人遗址而名闻天下,这里有沂河穿过,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居住。同时,北围子山植被茂盛,水源涵养较好,有沟坎处则出水为泉,扁扁洞口周围便有多处泉水,有的水量还很大,常年不涸。
沂源县北桃花坪扁扁洞遗址为山东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距今11000年至9600年,有了简单的夹砂陶器、磨制石器、用火遗迹。扁扁洞遗址的生业经济仍处于狩猎与采集阶段,但陶器的使用、半定居的状态都为农业生活方式的适应准备了条件。
在扁扁洞生活的这些人,仍延续着旧石器时代的生活习惯,像穴居和渔猎采集,但伴随技术的进步,使用陶器和磨制石器,已经开始为适应新环境新生活而发生改变。
2005年与200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分别进行了两次试掘,经解剖,洞内堆积厚达3米以上,现存地层可分为8层,其中下面4层属于自然堆积,厚约2.5米,上面4层属于人类文化堆积,厚约1-1.3米,表层土较薄,凹凸不平,曾被多次扰动过,土质疏松,有龙山文化、春秋时期陶片等。表层土以下2-4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堆积,发现了明确的人类活动面,有石器、陶片、骨角器、烧土、灰坑、兽骨等,在第4层层面上发现了1件石磨盘和1个石磨棒。
在新石器时代,淄博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岳石文化五大发展序列,淄博陶瓷琉璃馆古齐厅中就陈列着北桃花坪扁扁洞遗址出土的陶片。
北桃花坪扁扁洞遗址是山东省目前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存,它为探索山东新石器时代文化和山东农业的起源及早期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对研究人类的聚落方式和生产方式有重要价值,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超颖 郭文轩 王璐 实习记者 罗超月 报道)
责任编辑: 成建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