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宝山镇:一只苹果的“诗与远方”

2023-10-18 10:12:3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青岛西海岸报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记者 王雪

宝山镇擦亮“宝山苹果”国字号地标品牌,做大做强苹果产业

一只苹果的“诗与远方”

10月16日,位于成都市的四川雨润果品交易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推介会正在举行,与会双方一边是成都市各大果品供销商代表,另一边则是西海岸新区宝山镇的苹果企业和种植户。围绕新区优质农产品品牌“宝山苹果”这个中心话题,双方展开交流洽谈。当天,成都有了“宝山苹果”推介大使,并揭牌启用了“宝山苹果”成都供销驿站,“一果最宝山,蜜甜如初恋”的美妙滋味浸润天府之国。

“宝山苹果”有着66年的种植历史,2018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达2.5万吨,产值近3亿元,已成为宝山镇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何进一步擦亮“宝山苹果”这个国字号地标品牌,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金秋十月,走进宝山果园,连片的苹果树郁郁葱葱,一个个饱满圆润的苹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场由“政企农”合力导演的乡村产业振兴大戏正甜蜜上演……

果农

严把品质关

“让大家吃得好,口碑才能叫得响!”

采摘、称重、包装、装车……在宝山镇上柴村的果园内,果农们来回穿梭忙着收获苹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有16亩苹果园,现在进入了盛果期。今年总共套了23万多个袋子,按照6元/斤的订购价预估收入80万元左右。”中秋节过后,上柴村果农郭江便上紧了弦,做好了为丰收季忙活的准备。“白天摘果,晚上打包,保证预定的货能准时发走。”

初见郭江时,他正搬着满满一筐刚采摘的明月苹果,准备送进仓库。只见他个子高挑,戴一副窄边眼镜,很难看出这是一名拥有20年种植经验的老果农。20年前,郭江和妻子刘金霞一头扎进苹果种植行业,见证了明月苹果在宝山落地生根,更见证了“宝山苹果”由名不见经传到打造品牌的全过程。“明月是一个早熟品种,由日本赤城和富士杂交育成。2003年刚引进宝山时,我成了第一批种植户。这几年,‘宝山苹果’越来越红火,尤其有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后,我们种植户的底气更足了。”郭江笑着说。

刘金霞对苹果尺寸进行严格把控,保证规格达标且大小均匀。

如何整形修剪?如何疏花疏果?如何人工辅助授粉?为了提升苹果品质,郭江夫妇二人经常琢磨种植技术,精心呵护每一棵果树,连摘果环节都要严格把控。“要轻拿轻放,尽量不破坏表层,否则不耐储,更影响口感。”待郭江卸完车,刘金霞便开始按照客户的要求仔细包装。“这是南方的老客户预订的精品礼盒,已经连续五六年了,每年都会从我们这订15000斤的明月苹果。喏!每个都是直径超11厘米的大果,看着就很招人喜欢吧!”刘金霞边说边把手里的苹果往卡尺上比量,严格把控苹果的尺寸,保证礼盒内的苹果规格达标且大小均匀。

刘金霞开心地展示重量超1斤的特大苹果。

眼下正值明月苹果大量上市的时节,然而郭江夫妇却劝说客户们尽量晚点订购。“今年得再等十天半个月,苹果才能达到最佳口感,除非特别着急的客户,否则我们都建议大家再晚几天。咱不能为了销量没了质量,得让大家吃得好,口碑才能叫得响。”郭江说,作为种植“宝山苹果”的一分子,有责任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好品牌。

园区

大胆闯新路

“敢于试种新品种,路子才能走得宽!”

“宝山苹果”之所以立得住、叫得响,除了像郭江这样精心呵护品牌的种植户,还有像牧果生态园这种对“宝山苹果”的发展有着坚定信心的大园区。

“这里150亩都是新栽的苗子,投了200多万元,明年就能结果。”青岛金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牧果生态园基地经理赵鹏涛满怀期待道:“等明年这个时候再来看,一定是果实压满枝。”

牧果生态园工作人员将收获的苹果装筐。

与一般种植户大多种植明月苹果不同,牧果生态园新栽的品种以维纳斯黄金蜜、瑞雪、土岐等新品种为主。“敢于试种新品种,路子才能走得宽。作为大种植园区,我们必须做好龙头引领带动作用,丰富‘宝山苹果’的种类。”赵鹏涛表示,今年收获季结束后,园区还会陆续淘汰一批老果苗,“等到明年,近400亩的园区全部更新换代成新品种、新苗子。”

漫步园区,记者发现这里与传统苹果园果树纵横交错的风格不同,这里不仅植株之间前后等距、整齐排列,而且每两排果树的间隔有近2米宽的距离。“主要是为了便于机械化管理。”赵鹏涛解释说,这样管理期就可以统一机械开沟、统一喷药机植保等,统一标准化的管理有助于提升果品质量。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一直是赵鹏涛管理园区的原则之一。“这样才能保证种出的苹果品质稳定,立得住口碑。”

在宝山,各个园区虽然外在风格迥异,但对内在的追求却如出一辙:口碑。

“历经60多年的发展,如今‘宝山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样有分量的‘国字号’认证,我们都想好好维护。”赵鹏涛感慨道,对于像牧果生态园这样对接国际、国内知名商超的大园区来说,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意义尤为显著。“这是最有分量的官方认证,一个商标贴胜过千言万语。”赵鹏涛坦言,正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给予园区重新洗牌的底气。

新区

抱团走出去

“把‘国字号’品牌做大做强!”

2017年,“宝山苹果”获批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018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20年,“宝山明月苹果”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

一项项重量级的荣誉,开启了“宝山苹果”的品牌化发展道路,一步步享誉齐鲁、盛名全国。这背后离不开当地苹果种植户管理果园时的精心、大种植园区追求长远发展的信心,更离不开新区和宝山镇对农业产业“革命”的坚定决心。

“我们对全镇苹果种植主体进行走访摸排,建立大数据库,并坚持‘诚信是宝,品质为山’的理念,与每名果农签订诚信承诺书。”宝山镇宣教文卫中心负责人孙继胜介绍,在果品主产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农产品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建立定价联席会议机制,推广统一种植技术和标准,实现利益联结、共同收益;全面推行果品质量追溯系统,对每箱苹果粘贴追溯码,链接产地园区,接受公众监督。

“好山好水出好品,宝山镇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宝山苹果’……”在2023“宝山苹果”成都推介会现场,伴随着“宝山苹果”发展情况、特色优势等详细内容娓娓道来,一幅硕果累累的田园画卷跃然而现。与会嘉宾现场品尝宝山苹果、果汁与果酒,感受“舌尖上的宝山”,沉浸在“一果最宝山,蜜甜如初恋”的诗与远方中。

“争取让‘宝山苹果’销往全国各地,把‘国字号’品牌做大做强。”宝山镇副镇长王晓燕表示,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宝山苹果”品牌,该镇举办形式多样的苹果季活动,组织种植户成立果品合作社,“组团”走进济南、上海等城市开展品牌推介,与盒马鲜生、百果园等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洽谈合作。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薛聚基介绍,近年来,新区持续推进老旧果园改造、品种更新等工作,进行明月苹果高接换头500多亩,更换维纳斯黄金、瑞雪等品种490亩。全区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示范园136个,示范带动果业提档升级,增强了水果产业发展后劲。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责任编辑: 徐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