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喂避孕药”?男子假冒女幼师造谣,性别对立不该成流量密码

大众日报记者 杨帆

2023-06-22 17:58:5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女幼师利用职务之便给幼儿喂避孕药。”近日,这样一条耸人听闻的新闻在互联网刷屏。

6月19日,小红书群名为“反渣小分队!”的聊天记录被曝光,有网友自称是名幼师,利用职务之便给幼儿喂避孕药,并表示“我们班所有茶壶都被我狠狠体罚过,每天一个小茶壶,给他们的饭里放避孕药,他们长大都废了”。

事件曝光后,迅速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参与其中展开激烈讨论。针对此事,小红书回应,已在第一时间对用户进行封号处理,并已将线索上报警方。6月20日,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发布通告称,该网友本人并非幼教,未发现其有购买避孕药的情况,也未发生给幼儿喂避孕药的相关情况。目前,犯罪嫌疑人田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恶意造谣-引发舆情-反转通报”,实际上,这样的谣言事件在后真相时代早已屡见不鲜。但此次事件仅用半天就完成了谣言刷屏到警方辟谣的全部过程,虽然持续时间并不算长,却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堪称“爆炸式”的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恶劣,依然令人咋舌。

仔细阅读相关新闻和聊天记录,“幼师利用职务之便给幼儿喂避孕药”这则新闻根本经不起追问推敲。从前我们说“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然而在本次事件中,假冒幼师的嫌疑人甚至连一张图都没有提供,全凭个人的空口白话,便在交流群里任意勾勒出这样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其造谣手段谈不上用心,更称不上高明,却轻而易举让网友们围绕一个虚假的事实展开“骂战”,甚至在警方辟谣后仍不罢休——只因其拿捏住了“性别对立”这一流量密码。

近段时间,女大学生造谣地铁男子偷拍被留校察看,男子造谣“大学生涉嫌卖淫800多次”被刑事拘留......类似的新闻不断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即便一次又一次被证明只是造谣,此类谣言却仍然屡禁不止,次次引起大量网络舆论,原因何在?

(二)

涉及性别议题的网络谣言何以大行其道,或许这与网络用户、自媒体乃至平台,都脱不开关系。

一方面,类似谣言的广泛传播与网友无心查证事实真伪,一心只为宣泄情绪有关。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能在网络上“指点江山”,人类群体集体成为生活法官,许多人也就在主持正义的同时变成了所谓的“真理战士”,当某些公共事件发生时,自诩“正义、真理”立刻对他人展开攻击,真相反而退居次要的位置。而这也正是犯罪嫌疑人想看到的——真相如何又哪里重要,只要能挑起网友的情绪,引起讨论与关注,他想要的流量就轻易得到了。

另一方面,每次有关“男女对立”的言论总能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必然逃不开网络“大V”、自媒体、营销号的推波助澜。性别议题带来的超高讨论度,使得无数自媒体趋之若鹜,没有话题便制造话题,造谣、污蔑、攻击......设置冲突、引爆争议,手段越恶劣,话题越惊悚,讨论度便越高。在动辄成千上万的评论和转发面前,不少网络博主丧失了自己的底线,甚至触碰法律的红线,去追逐唾手可得的流量。

此外,某些社交平台的袖手旁观,甚至坐收其利,同样助长了这股歪风邪气。明知涉及男女对立的话题真假参半、某些言论丧失理性,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处理不整改,甚至利用算法将一些偏激观点推给特定用户,造成信息茧房,进一步刺激受众的极端情绪,产生更多争执与“骂战”,而自己坐收其带来的用户流量与关注度。

“恐男”“厌女”“你打拳”“你急了”……网络上,基于性别的争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有媒体评价说,性别议题成为不少博主的“财富密码”,甚至出现了“性别对立是个筐,啥都能够往里装”的独特现象。

能够意识到当今社会下现实存在的性别问题,合理提出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是好事,但当人们的焦点过分聚焦于性别矛盾,大事小事都往性别对立上引,这一本该严肃的话题,便逐渐沦为流量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三)

实际上,由于男女性别之间存在的天然差异,人们就性别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只有将问题摆在明面上挖开说透,才能解决其存在的隐患与矛盾,进一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同时,网络空间的信息高速传播与匿名性特点,又让许多理性的声音被网友们宣泄的情绪所淹没,有用的观点尚未得到伸张,便被人们的骂战推向了一边。

中国人口众多,互联网有着10亿网民之众,这样庞大的网络空间不应成为法外之地。我国法律对造谣、传谣有着明确的惩罚措施,这些法律法规也同样适用于网络空间。这便提醒一些自媒体博主,在不断追逐利益与流量的同时,也应该警醒自身,是否在不知不觉中便踏过了网络的红线,无法回头。

同时,网络平台也应注意加强监督与管理,不仅要加强对自身平台的日常关注,更要做到及时全面辟谣,第一时间对造谣者公开曝光、严肃追责,将谣言控制在影响最小的范围内。网民自身也应加强网络素养与法律素养,面对网络热点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要让情绪淹没理性,成为一些博主的棋子。“让子弹飞一会”,或许才能更好看到事情的全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帆 报道)

责任编辑: 戴玉亮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