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城区沙沟镇做大石榴产业

大众日报记者 张环泽

2021-05-12 16:24:5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枣庄市薛城区依托沙沟镇的独特石榴资源和区位优势,一方面大力发展石榴深加工,由卖石榴向石榴深加工转变,努力将石榴产业做精做大做强。另一方面,站在冠世榴园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高度,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不断优化景区的旅游环境,努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以果为媒促增收、延伸产业促提升、培育业态促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以果为媒促增收

5月5日,记者来到薛城区沙沟镇张庄村村民张庆家附近,看到他正在给石榴树喷杀菌药。“我种石榴十几年了,以前从来不敢想象自己能靠种石榴发家致富,而如今曾经不敢想的变成了真的,这可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从“不敢想”到“变成真”,这种改变让张庆感慨不已。

张庆告诉记者,以前种的石榴不仅卖价低,而且销路单一不好卖。自从当地大力扶持石榴产业、对外推介石榴产品、打造张庄石榴品牌后,家里的石榴不仅价格翻了番,而且还供不应求,仅去年“国际石榴直播季”一天卖出的石榴,光是发货就发了一星期。

石榴卖得好,经济收入就高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自然越来越好。“很多村民都因此买了小汽车,住上了小洋楼,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乡加入,不用出村收入还高,既稳定又方便,比在外打工强。”张庆说。

石榴是当地的优势资源,围绕这个资源薛城区积极做好发展文章。成立石榴专业合作社、建设车轱辘电商平台,对石榴进行统一管护、统购统销,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建成繁育苗圃20亩,反季节保鲜库2座,发展采摘园11家,提高了张庄石榴的经济效益。目前入社群众338户,石榴种植面积5000亩,社员人均增收3000余元。

延伸产业促提升

石榴,千房同蒂,千子如一,自古便是多子多福、富贵吉祥的象征。

在山东三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个个排列有序的空瓶在生产线上等待被灌装封口。“这是去年11月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品牌——‘多子多福’石榴汁,主打婚庆喜宴,高端餐饮等市场,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目前产销两旺。”山东三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虎表示,“多子多福”石榴汁采用当地石榴制作而成,寓意呈祥,同时又充分迎合当下绿色健康饮食风尚,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欢迎。

为拉长石榴产业链条,该区选育优良品种,把石榴果作为深加工原料,制作成浓缩石榴果汁、石榴酒等多个系列特色精深加工产品,努力将石榴产业做精做大做强。扶持山东三海生物科技公司与王老吉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建设年产4万吨石榴系列产品生产线和王老吉石榴汁全国运营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石榴深加工基地。

“为进一步发展石榴产业市场、壮大企业规模,去年公司旗下投入1.2亿元新建以石榴为主原料的奶酪棒生产线。该项目是山东第一家生产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高端奶制品企业。”许虎告诉记者,公司6月份预计投入600-800万元成立自主研发中心,未来几年公司将打造以石榴汁为主的高端产品,力争将薛城的石榴汁推向全国。

培育业态促融合

进入五月,火红的石榴花如约而至。走进张庄村,三五邻舍、路边、围墙边以及屋角都有它的身影,榴花烂漫,生机盎然,颇为赏心悦目。“五一”假期期间,游客结伴而行,争相在村里的景点拍照“打卡”,赏花留念。

位于薛城境内的留园山庄是当地少有的江南园林式建筑群,漫步其中,能够感受到这里独有的宁静与自然。园内亭台楼阁,轩榭长廊均依水而建,古韵之美淡泊素雅。

这些都是薛城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为实现村庄独特文化、环境与旅游功能的深度融合,薛城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做好村旁、路旁和庭院绿化美化,利用砖瓦、卵石等乡土材料建设街头小品,打造景区化村庄;盘活村内废旧老屋,打造特色民宿群。引进石榴根雕、石榴盆景、石榴工艺品等业态,定期举办“五月榴花红”观光摄影季、“中秋石榴笑”农民丰收节活动,打造“吃农家菜、住农家院、喝山泉水、赏石榴美景”的乡村旅游品牌。积极建设投资12.5亿元的留园山庄文旅综合体和6000万元的榴花山庄等文旅项目,其中留园山庄汲取了苏州园林精华,正按照AAAA景区标准,倾情打造独具魅力的“苏式古典园林、江北运河水乡”。该项目已被评为山东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就业700余人,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将成为鲁南苏北区域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寇光 孙文真 报道)

责任编辑: 苏子龙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