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会丨在主题教育中聆听“老凤清音”
大众日报记者 吴永功
2023-10-23 15:19:2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李志佳
“九九重阳,一元肇始。”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扎实有序开展,作为党员干部,要在主题教育中品悟重阳习俗,不只是怀古咏秋,更应锐意进取,聆听“老凤清音”,让主题教育更有“重阳味”。
食一块“花糕”,在“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中聆听“信仰清音”。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糕字谐音“高”,正好跟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相吻合。在重阳节送一块“花糕”,不仅代表节节高,也代表晚辈对长辈的祝福。金秋十月,第二批主题教育与重阳节撞了个满怀,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用“初心”为人民群众制作一块甜蜜的“幸福花糕”。无论身处在什么岗位,都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怀揣“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赤诚之心,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在奔赴主题教育中执一抹“一寸丹心向日明”的忠诚,用实际行动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忘来时之路、不忘为民之责。
登一处“高山”,在“志在繁华社稷守,奉献苍生任重前”中聆听“奋斗清音”。重阳节登高是传统习俗之一,朝着目标前行,付出不懈的努力,登最高的山,看最美的风景。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也应该在繁忙的工作中登高望远,要不断解放思想,练就过硬本领,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姿态,走好“创新路”,用好“改革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惧风险,不怕挑战,发扬“啃骨头”、“钉钉子”精神,一个难关一个难关去攻克,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去推进,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呵护“鱼水情”中笃守人民立场,从推心置腹的交流中捕捉民意,让“奋斗”成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插一株“茱萸”,在“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聆听“廉洁清音”。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党员干部也要时刻佩戴一株“廉洁茱萸”,切实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颗扣子”。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保持对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着追求,深入研读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著作,对照党章,切实做到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为坚定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以“检身若不及”的清醒时时反省自我、鞭策自我,既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把工作抓实抓好,又要有“壮士扼腕、刮骨疗毒”的决心,把作风抓常抓细,做好主题教育的“后半篇文章”。
(作者单位:青州市庙子镇党委)
监制:韩浩
统筹:吴永功
(大众日报 山东党建云平台 出品)
相关链接:
期待您的参与,大众日报“齐鲁红星”山东党建品牌榜大型融媒报道启动
责任编辑: 吴永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