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哈嘿,我打开任督二脉”

大众日报记者 田可新

2020-12-14 09:26:2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针灸是唯一一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中医药项目,讲到针刺或艾灸,就得说说被称作“天然药房”的“穴位”——

“哼哼哈嘿,我打开任督二脉”

狄仁杰还是针灸大师
  大家对穴位似乎都很熟悉。这大概是因为诸多文艺作品的“加持”。周杰伦在《双截棍》里唱“哼哼哈嘿,我打开任督二脉”,《武林外传》中的白展堂使出“指如疾风、势如闪电”的葵花点穴手。而武侠小说中,往往更将点穴神功描写得出神入化,大侠们只需要轻轻一点身上的某个穴位,就能使对方堵塞经脉,忽而大哭,忽而大笑,忽而动弹不得,失去或减少战斗力。可认真探究起来,这些穴位和点穴术并不是作者的任意杜撰,大都可以在中医经络理论中找到依据,只是没有小说和武侠剧中渲染得那样神奇和夸张罢了。
  把飞走的思路再往回拉拉,还得正儿八经地聊聊这中医药世界的穴位,一样万分奇妙。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牛凤菊告诉记者,穴位,学名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中医理论认为,位于体表的穴位是与内部的五脏六腑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它是“元气聚会之所”,具有濡养脏腑,平衡阴阳以及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在病理状态下,穴位变成病邪侵入机体的门户,同时又是内脏病变反应于体表的“反应点”。“医生依据这些特殊的反应点来治疗疾病,通过针刺或艾灸等疗法来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达到治疗疾病或者减轻病痛的目的。”牛凤菊说。
  关于穴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其中介绍了人体160个穴位的名称。到了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并论述了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位置和功效,编纂了《针灸甲乙经》这一我国针灸专科的开山之作。之后,又有无数先人根据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来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最终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可见的完整的穴位理论体系。据统计,目前有名称的穴位已经超过700个。另外,先人通过对众多穴位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它们往往有规律地分布成线,进而逐渐形成了经络和经穴的概念。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对经络穴位的观察,更通过针推、艾灸等手法救治病人。其中,很多故事流传至今。比如神医扁鹊,曾经借此治好许多疑难杂症。他除了善于用烫熨、按摩、汤药治疗内、妇、儿科的疾病外,还擅长针灸疗法。
  唐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狄仁杰,也是位针灸高手。时人称誉他“金针在手,无枉死之人”。唐代薛用弱《集异记》和明代徐应秋《玉芝堂谈荟》都载有这样一个故事:高宗显庆年间,狄仁杰奉命应制入京,遇到路边卧倒的一男孩,面目不清,一动不动,鼻端生一瘤,大如拳,根蒂如箸,触之酸痛刺骨,两眼为瘤所累,目睛翻白。狄仁杰恻然良久,说,此病我能治。将患儿扶起,于脑后下针寸许,边行气,边问患儿,酸麻胀肿感觉到患处了吗?患儿点头,狄仁杰立即拔针,鼻瘤应手而落。这时,男孩儿双目如初,疼痛立解。其父母、亲属感激涕零,将酬绢奉上。狄仁杰婉拒,上马而去……良相便是良医,元芳,你跟对了人。
穴位名好听“讲究”多
  “神奇”的穴位,名字还好听。有人曾在“知乎”上询问“哪些穴位名字可以用作人名?”引来了热议——风池、承山、曲泽、天枢、璇玑、太渊、清冷渊、消泺、天鼎、青灵、隐白、太白……它们或清丽、或磅礴、或雅致、或玄妙,读起来颇有意境。
  定名其实大有讲究。有直接描述穴位所处的解剖位置和作用的,比如身柱、大椎、后顶、百会、前顶、囟会等;有应用天人相应的思维方式,把穴位与自然现象类比的,如以日月星辰命名的日月、上星、华盖、太白、天枢等,以海泽池泉命名的尺泽、曲泽、阳池、曲泉等;还有根据动物命名的鸠尾、伏兔、鹤顶、犊鼻,以及根据植物名称命名的攒竹、禾缪等;另外有的穴位还源自建筑物的名称,如天井、巨阙、库房、府舍、天窗、紫宫……
  其间,信息量可谓巨大。牛凤菊给记者举例,“比如,主治休克、高血压、昏厥的涌泉,比喻的是脉气从足底出来的情况;主治慢性咽炎、眩晕、失眠的太溪,‘太’为盛大的意思,‘溪’为溪流,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经气从涌泉出来后,到这里已汇聚成大溪,因此得名;鱼际,‘鱼’是指拇指球肌群隆起形如鱼肚腹,‘际’即边缘,穴在肌群隆起部之边缘,故得此名,可治疗咽干咽痛、喑哑失声;治疗鼻炎、鼻窦炎的迎香穴,因主治不闻香臭的病症,得以定名;还有丝竹空,‘丝’指纤细的眉毛,‘竹’指竹叶,‘空’是孔穴,连起来讲,就是纤细的眉毛聚集在一起形成如竹叶样子的眉,该穴在眉梢凹陷处,主治头痛、眼病等。”
  另外得讲讲足三里。有人称其为“健身养生的第一大穴”。所谓“三里”,因其有“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这也足见其重要性。《灵枢》里讲,“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三里。”而民间甚至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作用。现代该穴位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休克、失眠等疾病。”牛凤菊说。
  最有“意思”的“阿是穴”。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来的。千金方载:“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说‘阿是’,灸刺皆验。”元代、明代又称阿是穴为“不定穴”。王国瑞著的《玉龙歌》中写到“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你看,其实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现,当疾病发生的时候,气血就会在人体的某一部分阻滞,造成局部性、临时性的气血聚集,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这不就是“哪儿痛医哪儿”的思路吗,想来也是干脆。
冬季重视“穴位养生”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这里讲这句话,再恰当不过了。立足于经络和穴位文化基础上的针灸,在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几位国医大师,更是将传统医学的相关理论发扬光大,并创新手法施治病人,还成为了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郭诚杰将针嵌入表层皮肤的对应穴位,成功地降服了困扰很多女性的乳房肿块,成为皮肉针治乳腺增生的第一人;张缙用最简单的毫针妙手回春,极短的时间内进针出针,用穴巧,擅长飞经走气、气至病所以及用针取热取凉等手法,临床效果极佳;程莘农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如今在国外也很受欢迎。记者曾采访过一位在山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学习汉语的德国留学生拉斐尔,小伙子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中医在德国很流行,我和家人都在医院里接受过针灸、刮痧、拔火罐等治疗,效果很好,我们称之为‘东方的神奇医术’。”在德国,一些大学已对针灸的科学性作过详尽的研究,验证了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在针灸已经被纳入德国医疗保险的范围。德国曾经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病人愿意接受针灸治疗。不少国外的高等学府也开设了针灸、中医课程,并相继制定了相关政策法令,对中医医师进行资格认证考核。
  “很多人亲身体验过,就能体会到中医疗法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且方法简便。”慧远堂中医馆大夫苑海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传统医学亟待更广泛的认可和理解。”作为山东省第五批名中医带徒学术传承人,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主治医师李志远感慨:“中医思想、认知、精神还有标准和制度,均应形成独特的体系,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中医的文化价值深入民心,也是增强人们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
  行文到这里,专家表示,冬季可用按摩或艾灸穴位的方法养生。牛凤菊便给大家支了不少妙招——
  神阙穴即肚脐。神阙是任脉上的穴位,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调和肠胃的功用,该穴位于人体中下焦交接部位,可沟通上下。可自我按摩,也可以施灸。于每晚睡觉前按摩,将双手焐热,叠置于肚脐,力度适中,顺时针和逆时针各100下。可用艾灸盒在家灸,也可以去医疗机构做脐灸。冬季按揉或艾灸神阙穴,能使人体精力旺盛、精神饱满、面色红润。
  关元穴位于神阙下方,在腹中线上,神阙穴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界处。关元穴有补益元气的功用。可用按摩或震颤法。按摩可用掌摩,即有节律地轻轻做环形摩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摩50次。震颤法是双手交叉叠置于关元穴上,以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震动。艾灸可用艾灸盒灸。按揉或艾灸该穴,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对怕冷、尿频、腹痛、阳痿、遗精等症均具有调理作用。
  命门位于人体督脉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和脐部前后对应,肾俞在命门穴旁开1.5寸处。命门和肾俞穴是培元固本、强健腰膝的要穴。可五指并拢,用掌根擦揉肾俞穴,感觉发热为止,然后用发热的手掌贴在命门的位置,使命门穴温暖。每天可重复数次。艾灸可以用艾灸盒在家施灸,也可到医疗机构做督灸。经常按摩或艾灸肾俞和关元穴,可以缓解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叶楠楠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